张勇,1977年出生于河北保定。自幼浸润于传统刀剑文化中,现为镔铁花纹钢刀剑市级非遗传承人、三只熊刀坊(原匠人工坊)创办人、保定竞秀区镔铁工艺博物馆馆长,并担任保定市冷兵器研究会秘书长、古兵器鉴定专家等职。他深耕镔铁花纹钢工艺近三十年,致力于传承与创新中国冷兵器文化,将保定镔铁工艺推向国际舞台。
一、镔铁花纹钢刀剑市级非遗传承人:技艺的复兴与国际化
张勇的家族自元代起便是镔铁匠户,其曾祖父张继祖在民国时期曾执掌保定“上谷刀坊”。张继祖受到当时保定上谷刀坊老板(姓名不可考)的赏识,招为女婿,承袭上谷刀坊成为坊主。上谷刀坊传到张勇的爷爷张全生这一代,侵华战争爆发,保定沦陷,刀坊被迫解散。张勇15岁随祖父学习镔铁折叠锻打技艺,从锵磨、抛光等基础工艺入手,逐步掌握了传统镔铁花纹钢(大马士革钢)的核心技术。
保定解放后,祖父虽生计艰难未能重启刀坊,仍将希望寄托于子辈。父亲被送去学铆工却未能实现夙愿,张勇初中毕业后选择技校学习冶金,跟随祖父从锵磨、抛光等基础工序学起。祖父病逝后,他独立钻研元代匠户传承的折叠锻打工艺,结合中国百炼钢传统,突破历代刀具管制政策导致的技术断层困境。
张勇发现,元代的铁禁政策导致冷兵器工艺千年断层,而镔铁锻打工艺实与百炼钢相通,却因历史环境让“大马士革”之名鹊起。2007年,他在政府支持下创办“匠人工坊”,以手工镔铁猎刀、茶刀等工艺收藏刀复兴祖业,刀刃叠打七百二十层纹路,融合古法冷锻与现代热处理技术。其作品如“合璧”“怀剑”等,因独特的羽毛纹与中式设计,在国内外刀展引发轰动,被誉为“媲美欧美大师之作”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的努力逐渐得到了回报。越来越多的刀友开始注意到三只熊刀坊,购买他们的刀剑作品,并给予鼓励和建议。刀坊的账号粉丝量也从最初的几百人增长到了十几万,镔铁刀剑工艺也从一项少人问津、濒临失传的冷门手工艺,逐渐成为受到国家保护和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张勇也因其在镔铁花纹钢工艺传承方面的杰出贡献,成为了这项工艺的非遗传承人。
成就与贡献:
1. 非遗申报与传承:
2023年,张勇推动“保定镔铁花纹钢刀”成功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其本人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。
2. 国际影响力:
他创作的“惊鸿”“冷月”等系列刀具,被海外藏家誉为“东方大马士革刀”。其作品曾参与国际刀展,其人在百度百科“大马士革刀”词条中担任官方解说。
二、三只熊刀坊创办人:从匠人工坊到“保定礼物”
2007年,张勇创办“匠人工坊”(后更名为三只熊刀坊),以“原创设计、手工锻造、终身服务”为理念,打造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镔铁刀具。
创业初期,困难如潮水般涌来。资金的匮乏成为了最大的阻碍,工坊的设备简陋,原材料的采购也时常因资金不足而受限。为了节省开支,张勇常常亲自去寻找合适的钢材,与供应商讨价还价。在设备方面,他只能购买一些最基本的工具,很多时候还需要自己动手对设备进行改造和维修。
工坊成立不到三年,张勇就赔光了全部积蓄。在现实的压力下,他不得不暂时搁置梦想,外出打工。那段时间,他干过餐馆服务员,每天忙碌于餐桌之间,为顾客端茶倒水、上菜结账;他也做过送货员,开着货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将货物按时送到客户手中;他还倒腾过土特产,四处寻找货源,再想办法销售出去。尽管从事着这些与工艺看似毫无关联的工作,但张勇心中始终怀揣着对镔铁花纹钢工艺的热爱,他时刻关注着行业的动态,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,为日后回归工坊做准备。
打工攒下一些钱后,张勇毫不犹豫地再次投身到工坊的建设中。他用积攒的资金购买设备和材料,继续钻研工艺,开发新的产品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,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。
就这样坚持了十来年,张勇的作品日趋成熟,然而工坊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就在他独木难支、即将山穷水尽的时候,命运出现了转机。他遇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—— 老刘和老尚。他们三人从小一起长大,有着深厚的情谊。老刘从商,在酒店、地产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;老尚则是一位文笔极佳的媒体人,拥有十几年的从业经历。2014 年,三人决定共同经营这家刀坊,从此,匠人工坊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。
在合作过程中,他们分工明确。张勇凭借自己精湛的技艺和对工艺的深入理解,带领徒弟负责研发和制作;老刘凭借其丰富的商业经验,负责销售和品控,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的拓展;老尚则发挥他的媒体专长,负责宣传和营销,通过各种渠道提升刀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起初,他们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,只能在工坊车间的隔壁腾出一间库房,简单布置后作为办公场所。他们买来电脑,接上网线,开始为每一款刀拍摄高清图片、制作测试视频、撰写介绍文章,并注册自媒体账号,坚持更新内容。
如今,他们的镔铁刀剑作品从最初的六七款发展到了五大类五十多个款式,每一件作品都倾注了工匠们的心血,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。
2024 年,为了纪念三人的友谊和共同的情怀,他们决定将 “匠人工坊” 改名为 “三只熊刀坊”。三只熊刀坊专注于传承古法,打造镔铁(大马士革)刀剑,所有作品均为原创设计、手工制作,并提供终身免费维修保养服务。
品牌发展与成就:
1. 产品创新:
开发出户外刀、茶刀、文玩配饰等50余款产品,如“合璧”“荆轲”系列,既保留传统锻打工艺,又融入现代美学。其作品被郭德纲在相声《保定大马士革刀的由来》中提及,引发公众关注。
2. 市场拓展:
通过开设网店、自媒体账号(如抖音、微信公众号),成功入选“保定礼物”,成为保定文化输出的代表符号。
三、镔铁工艺博物馆馆长:历史的守护与传播
2024 年,在张勇的不懈努力下,保定市竞秀区镔铁工艺博物馆正式成立,他亲自担任馆长。这座博物馆占地面积500平方米,经过多年筹备,从民间征集了大量镔铁兵器、盔甲、用具等,并研究还原古代的制作工艺和制作风格,开发出现代镔铁工艺品刀剑、茶刀、香刀、斧子等文创产品50余款,已经初步形成了镔铁文物征集、文物展览、文物修复、文物研究、文创工艺品设计研发、自媒体文创推广的立体化文保机制,为保护民族工艺、弘扬中华文化、建设保定博物馆之城贡献力量。
博物馆的核心价值:
1. 历史:
馆内陈列各朝代镔铁刀剑实物、生活用具等。
2. 文化教育:
博物馆定期举办古兵器展,并与高校合作开展非遗研究项目。张勇亲自讲解“折叠锻打”与“酸洗花纹”等工艺细节,吸引游客参与。